各位鱼友大家好,我是养鱼老道,和大家一起轻轻松松养水、快快乐乐养鱼,敬请鱼友们关注!
今天的任务就是清理小原生鱼缸,而且这个任[文]务很艰巨,并不是一两天之内可以完成的,可[章]能分成三五天,几个阶段才可以把它们彻底清[来]除出去。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前一阵子,鱼缸内的有[自]机物残留过度,以及光照不合理等问题。
黑毛藻比较容易出现在哪里?这东西是真黑,[w]只在阴暗处大量繁殖
黑毛藻真的是名副其实,这家伙主要出现的地[w]方,全部在于鱼缸的阴暗处。
由于我所购买的就是普通鱼缸灯,光照并不是[w]很强,所以鱼缸内会出现光照的阴暗面,而我[.]发现,黑毛藻比较容易在光照较弱的地方出现[a]。
第一就是缸底
因为缸底残留有大量的有机物,而且陶粒不太[i]容易附着丝藻,所以说,缸底的部分陶粒上开[y]始出现了一些黑毛藻。
其实呢,它们的数量并不是很多,不过有碍观[a]瞻,并且有持续发展的态势。
第二就是石块的背光处、还有小外挂的下水处[n]
第二个黑毛藻容易出现的地方,就是这个鱼缸[g]内石块的背阴处,另外还有小外挂的下水处,[y]因为这里经常有大量的有机物聚集。
也就是说,这个东西既要有机物比较多,水体[u]比较肥,还比较喜欢阴暗处。
为什么要分阶段清理?因为残留的有机物实在[.]是太多了
平时如果不动这些石块,鱼缸底部有点杂质,[c]将就着那样也可以,最多就是清理一下滤棉和[o]外挂,再抽抽底。
但是现在不行了。
第一步、清理石块上的所有藻类,最终决定,[m]让太阳解决去吧
一开始需要把石块全部取出,否则杂质和黑毛[文]藻永远都会存在。
关键是杂质残留太多了,结果在清理石块的时[章]候,因为藻类太多,比较麻烦,一气之下,把[来]它们扔到了太阳地儿,让太阳公公帮助解决去[自]吧,晒死它。
第二步、清理小外挂和滤棉
之后是清理小外挂,这次把之前的白棉,全部[w]换成了生化棉,已经不能用了,全部烂掉了,[w]生化棉还是比较耐洗的,就是过滤效果可能稍[w]差。
第三步、需要再次抽底换水,把陶粒杂质以及[.]附着黑毛藻的陶粒,去除
因为清理了外挂、更换了滤棉,以及拿出石块[a],底部的那些杂质,不可能一次性彻底滤除掉[i],而且这样的大动作,水质也需要适当的稳定[y]期。
因此,只能暂时等待水质缓慢清澈以后,过个[a]一两天再去操作。
今天也没有进行抽底换水,就算是抽底换水,[n]也不可能一次性全部搞定,可能需要三次左右[g],这就要慢慢等待了,缸壁的丝藻,还是要适[y]度保留,其他缸壁上残留的黑毛藻,也是需要[u]慢慢清理的。
第四步,水清鱼亮,丝藻生长,石块晾干以后[.]再次入缸
经过这几次的反复清理以后,至少鱼缸内根本[c]看不到黑毛藻的身影,石块也晾晒得差不多了[o]。
把它们清洗干净后才能入缸,这个鱼缸的黑毛[m]藻问题才算是处理完毕,陶粒的厚度,也要降[文]低一半,减少有机物的留存。
为什么不用药,或者不用其他生物治理?
对于我们这些老鱼友来说,不管是调理观赏鱼[章]病还是处理这样的藻类问题,大部分是首选方[来]式,就是最为简单的土方法,哪怕是费点事,[自]分步骤来,也不愿意去使用到任何的所谓鱼药[w],这是一个原则性问题。
而只有新鱼友,才会在整个网络查询应该使用[w]什么药物,为什么呢?
一个是着急,一个是水质根本就不稳定,观赏[w]鱼的体质也未必好,可能一动水质,观赏鱼等[.]不到水质稳定的那一天,直接就挂掉了。
所以,能不用药我是坚决不用的,不管那个什[a]么五二、六二多么好用,我这种处理方式,更[i]安全实用。
至于说其他生物治理,也会牵扯到运输啦、感染啦、带虫啦,甚至于到家就拜拜了等诸多不测因素,我又何必呢,这样处理不也很好吗?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和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