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缸体信息:
开缸日期:2022.5.15
水族箱:150.65.55水鸦侧溢流底滤[文]
滤材:小鸦环+石英球+珊瑚骨
灯:积光飞碟F8
主泵:中科blue 6000L
造浪:创星BX-2500
加热棒:up300w+500w两支
造景:黄麻石(很多)+原境幼沙(130斤[章])+美丽老师独家基质+珊瑚骨(50斤)+[来]沉木(少量沉木并不会跌酸)
主缸植物:水兰+金鱼藻
底滤仓植物:蜈蚣草+菖蒲+金鱼藻
鱼:马拉维湖岩栖21条(6-12cm)
开缸过程:
一:珊瑚骨打底,并铺底沙
二:堆砌黄麻石、沉木、基质、并补底沙
三:种植植物(刚开始种的植物没有成活,后[自]期有替换 )
造景分析:
一个好的造景鱼缸缸是前提,入水族坑一周年[w]之际,送自己台底滤大缸,定制的侧溢流完美[w]的解决了传统直角溢流的人工痕迹问题,令背[w]景不再突兀,底滤仓可以塞下诸多加热棒之类[.]的设备,整个主缸显得格外清爽,洗棉也比滤[a]筒方便太多,综合来讲,玩原生造景,底滤才[i]是最优选!
本次造景主要是为了养马拉维湖岩栖慈鲷,所[y]以缸内也是尽量还原马湖的原生环境境。首次[a]养岩栖,我大概了解了岩栖的生活习性,从鱼[n]的习性出发,根据鱼的需求打造它们的新家。[g]岩栖这个品种特别爱打斗,听说大密度养殖是[y]一个避免打斗的办法,但是玩原生造景的鱼友[u]都不喜欢菜市场那样的密度吧,所以利用大缸[.]加大量躲避空间是我最终的选择,造景用大量[c]的黄麻石堆砌出大大小小的石缝,缝隙的大小[o]根据鱼的大小留,有的只能小鱼钻,大鱼钻不[m]进,这样就能减少大鱼追打小鱼的情况。
早听闻岩栖有打死的场景,目前我开缸一个多[文]月未发现,说明这个方法还是见效了,但是缺[章]点也是有的,比如陌生人靠近缸立马就躲起来[来],一条鱼都见不到。我自己也是,手一靠近就[自]蜂拥而至,一拿网抄,一秒消失,抓鱼只能靠[w]徒手或者下地笼了。
下文这两张图是同一时间拍的,只要受惊,立[w]马上演鱼群消失术。岩栖喜欢啃藻,大多都是[w]素食主义,石头上自然生长的藻类也为岩栖提[.]供了饲料以外的零食,对于保持嘴形应该也有[a]一定的作用。岩栖还喜欢滤沙及挖坑,在沙子[i]里面找食物,所以沙子也是必不可少的造景素[y]材,由于预算有限,本次仅在局部铺了厚沙,[a]底部还用了珊瑚骨打底,应该会有提高ph值[n]、制造厌氧区、防鱼挖沙破坏低地基的功能。[g]
另外造景还用到了水兰及金鱼藻,一是可以为[y]鱼提供草丛躲避,二是对吸附硝酸盐有一定功[u]效,三也是打破常规沙石景的枯燥性,大家可[.]以观察美丽老师的三湖缸,插了根绿色的芦苇[c]是不是立马就多了一丝灵气!至于植物品种可[o]参考美丽老师的文章《》
维护:
此缸因为是在公司开的,水源离的较远,所以[m]换水是个大麻烦,一次就要运好几车,累到吐[文]血!
所以我的目标是学习美丽老师那样不换水维护[章]。可是美丽老师2米三湖缸水体比我的大,鱼[来]密度比我的小,思来想去我只能种更多的水草[自]和养藻吸附过剩的硝酸盐了,主缸内种不了太[w]多,底滤仓就成了我的第二选择,打造类似沼[w]泽过滤的效果。
同时,严格控制喂食量也很重要,喂多了不仅[w]影响水质,而且不利于体型嘴形的保持,我有[.]对比过,喂多的时候明显不爱啃藻了,一旦减[a]少喂食量,没的吃了自然就开始啃藻吃了。目[i]前坚持不换水已有两三个月,水质和鱼的状态[y]都不错,说明整个系统已经正常运行,取得了[a]初步的成功。目前日常维护只需要洗洗白棉,[n]刮刮缸壁,还是比较简单的。
成景效果:
视频片段:
— End —
- 三湖慈鲷饲料推荐 -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和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