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短鲷季节间隙期,无聊蛋疼,无鱼可玩,无事总结下自己对短鲷饲养的一些想法和思路,和大家分享下。
鱼缸的尺寸
先说说缸的尺寸的问题吧,通俗的观点是,短鲷基本都有较强的领域性,一般在自然界的活动范围在30左右,这里的范围是指的一条短鲷的活动范围。然而,大部分玩家通常都是将公鱼和母鱼混在一起饲养,30的缸就显得紧张了,通常,这样的缸里,弱势的一方可能会被压制的比较惨。因此,给鲷儿们提供一个比较宽敞的环境,让鲷儿们能生活在更好的、更宽敞、舒适的人工环境中生活,不仅能刺激其生长,也可以给给弱势的鲷儿更多的保护。由于家里条件有限,我的缸的尺寸是40*30(长*宽),但是这样的缸在公鱼长到5cm+时都感觉都稍微偏挤了,不过配合沉木跟水草弱势的小鲷也能很好的保护母鱼不会被压制得厉害。
另外个人觉得水体的深度对短鲷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就好水深对比埃及,罗汉一样的原理。在更深的水体中,压力会更大,在这样的条件下,无论是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以及天然的压力,都会对鱼的体形有所帮助。时间长了会发现在水更深的缸里长大的短鲷游动也更加有力些。在高水体下,由于上下空间足够大,对天线类短鲷的拉丝有很好的帮助。所以,最好是按自己的条件做到越深越好。我的缸的高度是35-40深,水几乎淹到缸口(条件有限)。
底砂
底砂对很多鱼友来说都是非常纠结的事情,因为通常大家都认为短鲷适宜生活在酸性水质的环境中,所以很多鱼友考虑底砂的时候,也会把降酸的功能考虑进去。
我大致将中性底砂和泥作了了下区别,大家可以大致对比下,看看什么样的更适合你。
中性底砂:
优点:干净、翻缸及清理更加方便,特别是鼠鱼沙。方便管理。
缺点:无降酸性能。若使用自来水养短鲷,泥炭土降酸的话会显得非常缓慢。
综合: 适合使用纯净水、RO水或水质较软的地区,配合泥炭土,草泥丸。过滤方面,若是只养几条鱼则大号水妖精就足以应付(当然用桶肯定更好)。
泥作底砂:
优点:有降PH值及硬度的作用,用泥作为底砂不用考虑降酸的问题。泥作底砂也能够让缸里的植物更好的生长。
缺点:易粉化,若只用水妖精作为过滤,缸体会显得比较脏,缸比较多的玩家管理起来会比较累。不过如果选用小桶作为过滤,或者增加一个瀑布(全棉)则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个缺点。
综合: 适合自来水养短鲷。过滤最好是用小桶作为过滤,种一些水草。
其实不难发现,选用什么底砂,主要还是看选用什么水质来饲养,并配以适合这种底砂的过滤才是关键。不管用什么作为底砂,加强管理。定期换水,添加硝化细菌,食量做到喂多少吃多少,都是养好短鲷所必须的。
另外短鲷在不同颜色的底砂环境下,表现出来的颜色差异也是比较大的。通常短鲷在深色底砂下,颜色会显得更加漂亮,尤其是金属色泽较重的。原因有两点:其一,鱼儿天生就会根据环境的不同,调整自己体色深浅度;其二,本身鱼儿表现出的大部分色彩,在深色环境中对视觉的冲击力就要远远超出在浅色环境下的,这是一个视觉效果的问题。打个比方,在白纸和黑纸上,都画几道黄色、天蓝色、红色,对比一下看看在哪种颜色的纸上画出来更具视觉冲击力。
当然每个人的审美观和鱼儿的色泽情况都不一致,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下2张图是我养的一条泰菲阿卡西,分别在鼠鱼沙和泥中的颜色表现。
水流
作为短鲷的生活环境,水流也会在其生长过程中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水流太大,鱼儿被冲得定都定不住,躲在角落里,肯定不好;水流太小,鱼儿在缸里缺乏必要的水体流动,过得太过安逸,时间长了,肯定也不合适;我个人认为,倒是那种缓缓的对鱼儿冲击力度又不大的水流最合适,在这样的水体中,既能有效的调动鱼儿运动,有助体型,又不至于运动压力过头,适得其反。
我的缸的过滤要么是CY20,要么就是上滤,调节下出水口的位置和方式,总体都能达到既不猛,又不静的水流效果。
水草
最开始玩短鲷的时候,我也只是种植了很多的水草,为的是好看。
后来有位老玩家看了我的布景问我:你是看鱼还是看草啊?短鲷的布景风格应该尽量少草,这样便于观察,而且繁殖了捞鱼也简单。于是我也跟风,只留了少了的水草。
再后来和一位鱼友交流时,发现其实水草在短鲷缸里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位鱼友的缸里就种着较多的水草和浮萍,很少换水,都是补水,七八十条繁殖的小鱼在一个三十的缸里长得飞快。有此可见,所以短鲷缸中种植较多的水草,可以让鱼缸的生态系统达到更好的平衡,也更利于微生物的繁衍。
浮萍,我用的是那种特别小的浮萍,密密麻麻一片的那种。不仅净化水质,吸收氮元素的废弃物,而且有时候短鲷还会浮到水面去吃浮萍。
喂食
食物搭配:
鱼儿的喂食,我认为是和水的清洁度一起并列短鲷饲养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是由于从鉴赏的角度来说,短鲷的美,包含了拉斯,发色,身材等各种因素。所以,除了先天因素外,如何能从喂食上去让小鱼身材更好,发色更好,拉丝更好,就显得尤为讲究了。
先说食物的搭配。很多玩家都喜欢孵化丰幼作为小鱼的主食,但丰幼在营养的全面性上是不可能做到非常全面的,就像人在生长的过程中,不可能总是只喝母乳一样的道理。曾经有学者对自然界的短鲷进行过解剖,发现短鲷的肚子的食物很杂,几乎无法分清短鲷到底吃了什么。在我平时对短鲷的观察中也发现,在有一周以上时间不在家里,回到家后任然发现鲷儿的肚子里是有货的。有时候我会发现在饿了的情况下,鲷儿会浮到水面去吃水面的浮萍,这着实让我感到惊讶。所以,我想说的是,对短鲷的食物进行科学的搭配,有助于其更好的生长。
我的选择是丰幼搭配莫斯特饲料(也叫巴斯利尔博士生物鱼饲料)的小球藻和主食两种,原因是丰幼的高蛋白配合小球藻饲料的植物纤维和植物蛋白,再加上主食的其它动物蛋白和微量元素。每一周,半个月的样子,我会用丰幼泡一阵子维他命和钙片再投喂(其实钙片到底有无用我也说不好,不过图个安心)。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鱼儿的营养全面性,有了好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嘛。
曾见到一位朋友混草缸里以黑壳为食的橙型卡瑞罗酋长,发现酋长的鳍会红得很夸张,这给了我极大的启示,感觉这应该和虾体内所含的虾青素有极大的关系。所以,偶尔我还会去超市买两只基围虾,去掉壳,剁碎,用丰年虾的漏网冲洗干净再喂食。目的是基围虾所含的丰富的矿物质以及虾青素,对鱼儿的生长和发色会有很大的帮助。
这是那位朋友的卡瑞罗酋长,颜色如何?呵呵!
一条朋友送的人工E,他喂的丰幼,然后鱼到我手里喂了一个月左右的黑壳,大家可以看看变化:http://bbs.tropica.cn/thread-419279-1-1.html
食量:
说完食物的搭配,再说说食量的问题。喂食多少在玩家中基本分成了两派:有的说,自然界中的食物本来就很少,所以为了保持鱼的身材应该少喂;另一种说法是,自然界中的食物是最丰富的,所以要多喂,关键要让鱼儿运动起来。
其实每种方法都有它一定的道理,还是要看哪种方法自己掌握起来更合适。我个人比较偏向于少喂。主要,水流太大对缸里的植物也不会太好,另外,根据自己的实践也发现在鱼在没有达到生长爆发点的时候,喂食比较多的话,确实对培养小鱼的身材十分不利。只有在小鱼进入生长爆发期的时候,增加喂食量,则可以令小鱼长得很快。同时这个时期多喂点也无所谓,体型也能保持得很好。
经过自己的饲养经验,我也慢慢的掌握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通常我会选择在开始阶段适当少喂,然后逐渐加量,找到短鲷的不会发胖的平衡点,不过这就需要平时多观察。可以每隔10天左右给鱼拍拍照,对比下,这个时期鱼儿的情况。看看生长速度快不快啊,体型控制得如何啊,等等。
我把手里的短鲷都当做宝贝,没事喜欢拍拍照,看它们照镜子,所以这样的方式比较适合我。
如果实在没把握,建议宁可少喂,不可多喂。不论是对身材的控制还是水质的保持,少喂总是好的。而且一旦鱼的背部胖了起来,想减下来是很难很难的。
繁殖
我通常是将公鱼和母鱼分开饲养:让公鱼往百米运动员方向发展;母鱼往相扑运动员方向发展。
当母鱼喂得比较肥,肚子比较大后,将公母合缸,加大换水的频率,加黑水,刺激其产卵。这样的方法屡试不爽,其实这也正合自然界中短鲷繁殖的规律,当生存条件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短鲷就习惯产卵,以维持自己种群的延续。
产卵的时候,最好用纸封住正面,这样可以减少母鱼的紧迫感。如果打得厉害,最好到了晚上关灯后,打着电筒将公鱼捞出;假如打得并不厉害,则可以不将公鱼捞出,你所等的就是享受公母同时带小鱼的幸福。
小鱼从出生到起飞通常7-9天,视温度而定。起飞后,可以用小卵型的丰幼作为幼鱼的开口饲料,丰幼喂食前记得冲洗干净,不要有壳残留。每天早晚各一次。由于在母鱼带小鱼的过程中,母鱼的食物非常丰富,所以很容易导致母鱼第二次发情,将小鱼都吃掉,这样的悲剧发生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等到小鱼20天大的时候,将母鱼捞出来。小鱼初始阶段很脆弱,所以换水最好等到1cm以后。繁殖缸可以多种水草和浮萍,这样有利于水体的净化,小鱼生长期间可以适当添加硝化细菌。
如何挑选短鲷
很多新手在挑选短鲷的时候,往往最关心的是他的发色好不好,天线是否犀利。其实我个人到觉得如果是野生短鲷,饲养得到以后的颜色肯定不会差,天线长不长也是靠养出来的。到是有些细节却是天生的,不是靠养可以养好的。
一般短鲷,我会从大致以下几个方面去挑选:
1、体型:体型越修长越好(印加等短身美的除外)
2、背直:背部和头连起来如果是一条线就最好了
3、头型:头偏大的肯定更好,头型越圆滑、饱满的越好
4、尾型:尾巴越大的越好,尾展幅度越大的越好
5、尾花:对酋长来说,尾花越齐整的越好;对阿卡西来说,尾花颜色越丰富的越好,花纹越多的越好;对E来说,都是线状的最好,看起来最有张力。
6、腹、臀鳍:腹鳍越长、越直的越好,臀鳍越大的越好。
7、脸花:金属色泽越多的越好,有特俗表现颜色的越多的越好。
8、其它:不要乱鳞的;侧线要够直,线条清晰最好;鳍最好不要卷曲,阿卡西要红背范围宽的;旧金宝要红脸红颊的;帆、白兰特要血斑的;龙纹,印加要栋线清晰无杂纹的;天线越粗的越好!
......尼玛!好多看点啊,实在太多了,想不起来了。大家可以大致按照这样的思路去鉴赏一些短鲷的品相,时间长了就能一眼看出鱼的品质好坏。
几乎每条短鲷都会有自己的缺点,很难找到非常完美的。所以,大家在选鱼的时候,应该找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看点,而不必太过追求完美,这样才能找到自己满意的鱼。
另外,大家都说野生的比人工的漂亮。其实主要还是内地的很多人工鱼都是FN的,退化比较严重。但是假如你有幸拿到朋友送的WF1,那也肯定会很不错的。甚至有些比野生的还爽,其实野生的也不一定就都特别漂亮。所以,如果是新手,建议先找鱼友弄点WF1练手,毕竟野生鱼的价格是比较高的。
鳍的形状,花色不满意,是否需要修剪的问题
经过个人和朋友的试验,发现,有些鳍畸形是后天原因造成的,剪后可以长得更漂亮;而另外一些则是天生的基因造成的,剪后也长不好,而且剪后要想让鳍恢复到原先的大小或者长度,会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所以建议修剪不如意的鳍,一定要慎重。原本十全十美的短鲷就太难找了,所以有点缺陷也无不可。
另外通过自己对一条卡瑞罗酋长进行的试验发现,鳍的花色和纹理应该就是天生的了,修剪不会对其造成改变和影响!
处理新来的鱼只
一般鲷儿经过跋山涉水,旅途劳顿,外加小鱼袋里的氨的毒性,对小鱼的体制会产生不小影响。
所以小鱼新到后,过水一定要缓。先停食1-2天(不要担心鱼儿会饿死,就算你一个月不喂食也不会饿死),再喂点易消化的食物(如少量丰幼)。几天之后再对其进行检疫,不管人工鱼还是野生鱼,我觉得都应该做检疫。野生鱼就不说了,自然界肯定有很多寄生虫。人工鱼,你也不清楚你上家那里的饲养条件,他喂的什么?如果是血虫,那么得内寄的风险就比较大了。
检疫包括内寄和外寄。内寄,我用的是甲硝唑泡半小时喂丰幼的方式,持续一周(驼形线虫需要用左旋咪唑)。外寄则是用的敌百虫。
当然这样的检疫也只能图个安心,要把鱼养好,得靠自己的饲养。若能食物的清洁和水质的清洁,鱼儿想生病都难,而且肯定会非常漂亮。
训饵
短鲷训饵的问题,我以前发过一个帖子:http://bbs.tropica.cn/thread-253304-1-1.html 大家可以参考下,呵呵!
其它
水温:个人感觉鱼缸的温度在26左右比较合适。温度较高的话,鱼体内的分解食物的酶的活性就越强;当然也有限度,温度再高的话,可能会对缸里的植物有所影响了。
懒人叶:个人觉得没啥用,降酸不给力,倒还整得缸里的水很黄,时间长了腐烂还增加缸里的硝化负担,除了调色外实在找不出有啥好的。至于有人说的可以杀菌,我表示怀疑,之前有丢过懒人叶到新缸里面,结果长白毛了。
其实,如果真把水养好了,注意管理,鱼儿要生病是很难很难的。
照镜子:定期给小鱼照镜子,有助于欣赏和观察小鱼。也有助于发色和刺激生长(都这么说的,具体不知道是否有科学依据)。不过每次照镜子的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时间长了容易让它对镜子免疫,不过可以增加每天照镜子的次数。
PH,GH等:
能控制在7以下是最好,当然稍微高点也无所谓。其实亚马逊河也分枯水季节和汛期,很明显这两个季节的PH值会有很大变化。枯水季节PH值很低,雨季来临后河水水位上升好几米,PH值也就会相应的提高很多。所以不必太过刻意追求。我们在查看一些短鲷的采集记录中会发现PH值往往低得让人害怕,但需要注意的是,短鲷的采集一般都是枯水季节,这个时候由于纯水的蒸发,PH值很低是很正常的。然而在人工条件下,最好PH值不要太低,因为人工条件下的硝化系统和大自然没有可比性,而PH值很低的条件下并不利于硝化细菌的培养,所以,最好能在6以上。
硬度和导电度当然是越低越好了,不过到底对鲷儿否有影响我确实不大清楚,其实这些数据我也仅仅是在初学阶段测量一下。
可以给大家说下我用的是尼特利硬水版的泥作为底砂,换水开缸,直接用的是沉两天的自来水,一直如此。当初主要是家里老人无法接受用纯净水来换水,后来渐渐的,发觉这样也无任何问题,鱼都好好的,而且长得也都非常漂亮。
感觉大家会有疑惑的问题基本都覆盖到了,个人觉得一些自己对养好短鲷觉得重要的地方也都罗列出来了。人的认识具有主体性和相对性,所以每个人的饲养思路和方法都不一样。多和论坛,群里的鱼友交流,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很多能够提高自己饲养技艺的东西。这里说出自己的方法和思路,希望可以给各位鲷友一些参考!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和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