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鸟鱼虫市场常见到一种小手指大小的观赏[文]鱼,体侧有5条延伸至尾部的水平蓝色条纹,[章]因而得名斑马鱼。这种小型热带淡水鱼,原产[来]于印度东部和孟加拉国。你可不要小看这种玲[自]珑纤细的小鱼儿,它们竟然会帮人类筛选药物[w]。
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俄勒冈大学的著名遗[w]传学家G.Streisinger试图寻找[w]一种适于研究脊椎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工具,[.]他注意到了宠物商店里漂亮的斑马鱼。作为实[a]验动物,斑马鱼有很多优势。它体型小,成鱼[i]只有3-5厘米,实验成本低;四季产卵,又[y]发育迅速,3个月即达性成熟;同时,斑马鱼[a]的胚胎在母体外受精和发育,非常便于在显微[n]镜下做细微观察或开展遗传操作。更有趣的是[g],斑马鱼的胚胎在早期是透明的,因此应用不[y]同荧光蛋白作为标记可以对各组织器官的发育[u],甚至单细胞水平的生物学过程进行活体观察[.]。
用红色荧光蛋白标记肝脏和用绿色荧光蛋白标[c]记胰脏的转基因斑马鱼活体胚胎
由于这些优点,斑马鱼旋即得到了众多生物学[o]家的关注和青睐。上世纪90年代,诺贝尔医[m]学生理学奖得主、德国马普研究所C.Nüs[文]slein-Volhard教授将自己的研[章]究兴趣从果蝇调整至斑马鱼,并与美国波士顿[来]的发育生物学家M.Fishman和W. Driever的研究小组合作,使用乙烷基[自]亚硝基脲(ENU)对斑马鱼基因组进行随机[w]诱变,通过观察子代表型筛选出数千种斑马鱼[w]基因突变品系。1996年12月,美国《发[w]育生物学报》以专刊的形式,整期刊载了这次[.]大规模筛选实验的研究成果,从此奠定了斑马[a]鱼作为模式动物的坚实地位。
模式动物是指那些被生物科学领域广泛认同和[i]使用、通过较深入的研究实现了标准化的实验[y]动物物种。比起经典模式动物,例如果蝇和小[a]鼠,斑马鱼成为模式动物的时间只有短短20[n]多年,但这期间以斑马鱼为实验材料的研究发[g]展最为迅速,研究体量扩展了近20倍。
随着斑马鱼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研究人员对[y]斑马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斑马鱼基因组和人[u]类基因组的相似度非常高,其中82%的人类[.]疾病相关基因都可以在斑马鱼中找到同源基因[c]。因此,斑马鱼又成为构建各种人类疾病模型[o]的强大工具。例如,斑马鱼的很多组织器官包[m]括尾鳍和心肌都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如果用[文]荧光蛋白对组织器官进行标记,就可以高效的[章]观察到损伤修复在活体中进行的全过程,成为[来]研究这一过程的最有力工具。有实验室就利用[自]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关键因子[w]——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以此观察斑马鱼尾[w]鳍损伤后,组织修复过程中免疫细胞的活动。[w]
同时,由于斑马鱼胚胎很小,可以用数以千计[.]的胚胎进行平行试验,进行高通量的药物筛选[a](同一时间平行检测大批量的候选药物),而[i]用小鼠等试验动物是难以做到这一点的。人们[y]把大量尾部损伤的小小斑马鱼胚胎放入96孔[a]板内,用不同的药物处理,观察斑马鱼尾部修[n]复情况的差异,对2000种化合物进行筛选[g],结果发现中药丹参中的有效成分丹参酮II[y]A对炎症后的组织再生有明显促进作用。
针对损伤修复过程的斑马鱼药物筛选模型
左上图是3天龄的斑马鱼胚胎,其上星星点点[u]的荧光信号是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中性粒细胞[.]。由于胚胎很小,可以把每3个胚胎一组放入[c]96孔板中,每个孔加入一种不同的药物进行[o]处理。斑马鱼的尾部受损之后,中性粒细胞会[m]在尾部聚集,观察到尾部一个突出的亮点。如[文]果损伤修复过程顺利,这个信号就会很快消失[章]。通过观察这一过程,可以对不同药物对损伤[来]修复过程的作用做出判断。(图片引用自Ro[自]bertson et al.,2014,略有修改)
中国的斑马鱼研究始于上世纪末,在近20年[w]中发展迅猛,研究方向涉及遗传学、发育生物[w]学、神经生物学、肿瘤学、再生生物学、鱼类[w]生理学、水产育种学、环境生物学、毒理学、[.]疾病模型构建和药物研发等方方面面。200[a]1年至2016年,我国以斑马鱼为研究材料[i]发表的科研论文总数占全世界同类文章的比重[y],由1.8%迅速提高到23.1%,已成为[a]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斑马鱼研究大国。
中国斑马鱼研究的迅猛发展
图中显示在Web of Science文献数据库中,检索全球斑马[n]鱼研究论文及中国斑马鱼研究论文的情况。灰[g]色部分显示全球斑马鱼论文的总量,黑色部分[y]是中国斑马鱼研究论文的占比。从中可以看出[u],中国斑马鱼研究在全球论文总量的占比逐年[.]增加。
顺应这种发展需要,在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c]院的支持下,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Chin[o]aZebrafish Resource Center,)于2012年10月在中国[m]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中心的[文]主要任务是收集、创制、保藏、分享斑马鱼转[章]基因和突变品系等相关资源,为中国、亚洲乃[来]至全球的斑马鱼研究领域提供斑马鱼资源和技[自]术服务。经过近5年的建设,中心已成为国际[w]学术界公认的全球三大斑马鱼资源库之一。
与其它经典的模式动物相比,斑马鱼的应用历史并不长,但斑马鱼研究领域的发展最为迅速,前景极为广阔。在全球范围内,系统开发和利用斑马鱼资源已经成为各国追逐的科研热点之一。我国的斑马鱼研究在近20年间已取得傲人成绩。对斑马鱼研究资源的开发、保藏和利用持续增加投入,将使我国在此领域进一步占领国际制高点,从而大大推动以斑马鱼为模式的生命、健康、环境、水产等领域的科学研究。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和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