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尾鱼资料简述
(别名青剑、剑鱼、绿剑、花斑剑鱼)
1.英文名Xiphophorus helleri,原分布于墨西哥、危地马拉[文]。
2.外形特征剑尾鱼原来的体长可达10厘米[章]~12厘米,人工饲养后变小型化,约7厘米[来]~8厘米。体似纺锤形,和月鱼相似,但尾柄[自]较长,背鳍居中,腹鳍腹位,突出标志是雄鱼[w]尾鳍下叶延长似剑,有的超过体长,由此得名[w]。自然界中的原始种体色呈浅蓝绿色。雄鱼尾[w]鳍下缘延伸出一针状鳍条。俗称剑尾,雌鱼无[.]剑尾,剑尾鱼是水族箱中不可缺少的品种。通[a]过人工育种,其体色更加丰富,有红、白、蓝[i]色等。其代表鱼有红剑、青剑、白剑、黑鳍红[y]剑、黑鳍白剑、鸳鸯剑等。
3.生活习性剑尾鱼的适应力很强,在水温为[a]20℃~25℃,弱酸性、中性或微碱性水中[n],都能生长和繁殖,适宜饲养水温24~26[g]度,短时期内能忍耐5℃的低温。杂食性,各[y]种饵料都摄食。剑尾鱼虽然备“剑”,但并不[u]好战,恰恰相反,它们性格温和、善良,从不[.]欺侮弱者或不同种者,易和别的热带鱼混养。[c]其受惊后喜跳跃,弹跳力很强,为安全起见,[o]最好在水族箱顶端加一盖板。
4.繁殖特点剑尾鱼6月~8月龄性成熟。雌[m]雄鱼很容易识别,雌鱼尾鳍外缘弧形,无剑尾[文],较雄鱼体肥大;雄鱼各鳍较尖。雄鱼体细长[章],尾鳍形成棒状的生殖器,尖端有剑状的交接[来]器;雌鱼体短而肥,臀鳍扇形。营群居生活,[自]繁殖水温20~28度时,数尾雄鱼追逐雌鱼[w],雌鱼卵在体内受精。雌雄亲鱼比例为5∶1[w]。成熟亲鱼在温度适宜、环境优良的条件下,[w]每隔4周~5周繁殖1次,每次产仔鱼20尾[.]~30尾,多的近百尾。适宜繁殖水质硬度6[a]~9,氢离子浓度63.09微摩尔/升~1[i]00微摩尔/升(pH值7~7.2),水温[y]24℃~26℃。红剑鱼可在水泥池中繁殖。[a]在水泥池中放置金鱼草,亲鱼躲入草丛中繁殖[n],待雌鱼产仔鱼后,可用尼龙网将仔鱼捞出分[g]开饲养。因其体型较大,一般每隔30~50[y]天产仔一次,个体大的雄鱼每胎可产仔鱼20[u]0余尾,刚出生的仔鱼躲在水草丛的叶片上。[.]仔鱼生长到3个月时,雄鱼尾鳍下缘的剑尾开[c]始发育。
雌剑尾鱼有性逆转现象,有的雌鱼在产过一次[o]仔鱼后会变成雄鱼,体型渐向雄鱼转变,直至[m]具有雄性的特征和功能,如剑尾鱼中的雄鱼多[文]了,大可不必奇怪。
5.其他剑尾鱼也容易变异和杂交,通过人工[章]优选,已培育出许多新的品种,如红剑、黄剑[来]、白剑、黑鳍红剑、黑鳍白剑、鸳鸯剑等。鳍[自]形也有变化,如有尾鳍上下叶均延长似剑的,[w]有背鳍、尾鳍长大的,如高鳍红剑实属剑中极[w]品。这些品种,深受欢迎。
高鳍红剑在日常饲养上与普通剑尾鱼并无太大[w]的区别,但在疾病的防治方面要下大功夫,水[.]质要十分注意,一定要保持清洁干净的老水,[a]因高鳍红剑的帆又长又厚,容易细菌兹生,容[i]易得白毛病!
现在的鱼友最头痛的就是高帆红剑的常见病白[y]毛病!
我个人认为也是很头痛!不过还要和大家说一[a]说!
本人在购买时要认真观察鱼体是否受伤,掉鳞[n],这都是白毛病的病原!(是由柱状屈挠杆菌[g])
还要在阳光下侧看鱼的高帆;这样很容易看出[y]早其白毛病!!
我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缸内加入大盐(浓度要高)
加入黄粉或呋喃唑酮(痢特灵)加热到26度[u]!打气!
三天后缸内的水以变为红色!换水换药再加盐[.]!
如此15天白毛就可治愈!鱼友们可以试一下!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和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