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吻鳑鲏:刚刚被发现就濒临灭绝,我们还能拯救它们吗?

爱养鱼 2025-02-13 阅读:129 评论:0

地球是一个奇迹

物种|中国

将国家地理中文网设为星标方能收到正常推送[文]

蓝吻鳑鲏|羽觞飞舞

“它在一群有心人的庇护下绝处逢生,又被另[章]一些人再次推上绝路。”--本文作者

2020年3月,在《脊椎动物学期刊》(J[来]ournal of Vertebrate Biology)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描述了两[自]个鳑鲏新种,其中一个是来自长江上游,分布[w]于成都平原的蓝吻鳑鲏(Rhodeus cyanorostris)。

然而,就在论文发表之时,蓝吻鳑鲏因为商业[w]性捕捞和河流污染等已基本上在模式产地灭绝[w]

本篇记录了一个物种刚刚被发现,就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曲折经历。

悲惨过往

蓝吻鳑鲏物种的发现要追溯到2017年。一[a]个农家小伙通过QQ群进入了一个刚刚兴起的[i]圈子,原生鱼圈。

他在自家旁边的一条乡间小溪随手下了个地笼[y],却抓到了当时圈子内都不认识的鱼。因为这[a]种小型鳑鲏有着蓝色的吻部,当时原生鱼圈子[n]内管这种鱼叫“蓝鼻子鳑鲏”。

蓝吻鳑鲏通常使用四川伪楔蚌(Pseudo[g]cuneopsis sichuanensis)进行繁殖。因为[y]这种蚌分布狭窄,所以蓝吻鳑鲏的种群也仅限[u]于几个特定流域。

蓝吻鳑鲏和四川伪楔蚌,鳑鲏将卵产在河蚌鳃[.]腔里,借助河蚌外壳保护,可见母鳑鲏长长的[c]产卵管|阿欣

蓝吻鳑鲏体型小巧,发情时有着艳丽的婚姻色[o],除吻部是蓝色外,它的体色通常是呈黄色的[m]金属光泽,同时它的偶鳍在极致发色时会变成[文]红色。

不得不承认,蓝吻鳑鲏确实非常适合作为观赏[章]鱼来饲养。然而,正是其可爱的体型和艳丽的[来]体色,为这个种群带来了灭顶之灾。

雄鱼的颜色非常鲜明|阿欣

2018年,因为一张发色的蓝吻鳑鲏出水照[自],它在原生鱼贴吧内火起来了,这也突然增加[w]了它的商品需求,一时涌现出了不少卖蓝吻鳑[w]鲏的鱼商。

鱼商之间互相看不惯“对面卖的比我好”,发[w]生了恶性竞争,于是就有某鱼商就在一个少说[.]有500人的群里直接公开了蓝吻鳑鲏的野外[a]采集点。

蓝吻鳑鲏在淘宝的销量一时异常火爆,因为整[i]个成都的玩家和商家,都参与了野采大狂欢。[y]

祸不单行,蓝吻鳑鲏产地所在的小溪被当地政[a]府接通了一条污水沟。污水不但恶化了种群的[n]生存环境,还因为小溪突然增大了水量,不再[g]适合蓝吻鳑鲏这种小型鳑鲏生存。

在环境恶化和商业性捕捞的双重压力下,蓝吻[y]鳑鲏的数量直线下降。

2019年,我曾多次前往蓝吻鳑鲏模式产地[u],与之前一抄网都有十几条相比,那时野采一[.]天可能一条蓝吻鳑鲏都抓不到。蓝吻鳑鲏的野[c]外种群岌岌可危。

希望重燃

“蓝吻鳑鲏人工繁育,卵量少,一次只有七八[o]粒,而且亲鱼个体也只有3cm左右,这导致[m]人工挤卵难度系数很大。就算成功授精,卵孵[文]化时也要时刻关注水温和水体。蓝吻繁殖季在[章]春秋,人工繁育的卵极易被水霉病感染,还需[来]要做好一定的灭菌处理。经过近20天的孵化[自],鱼苗也会遇到最大的挑战,即起飞(开始游[w]动)和开口(开始进食),期间因为无法成功[w]起飞和开口也会损耗一部分的鱼苗。后续不同[w]阶段投喂自制饲料或者饲养的生物饲料,最后[.]饲养半年后开始慢慢步入成年个体,再次参与[a]繁育。”

——蓝吻鳑鲏繁育工作的重要参与者,阿帅

出于对这种小型鳑鲏的喜爱,我和几个爱好者[i]开启了一个拯救蓝吻鳑鲏的计划。

首先,我们通过人工繁殖,扩充了蓝吻鳑鲏的[y]种群数量。繁殖的过程漫长且艰辛,因为鱼卵[a]需要恒温,我们想了很多办法,而且每天还要[n]挑出长了水霉坏掉的卵。

鱼苗孵出来之后,还得进行开口和育苗。因为[g]经验有限,我们也走了不少弯路。但是经过我[y]们的不懈努力,蓝吻鳑鲏还是人工繁殖成功了[u]

为蓝吻鳑鲏进行人工授精|阿欣

另外,当时国内发现了一个蓝吻鳑鲏的新产地[.],我们去野采了一些野生个体来丰富我们手上[c]蓝吻鳑鲏的基因多样性。

而这个产地没多久就被开发,挖掘机直接挖到[o]三米深,加上鱼商的捕捞,这里的蓝吻鳑鲏种[m]群很快就灭绝了。

最后,朋友冯哥慷慨地把他所有的蓝吻鳑鲏捐[文]献出来,来支持我们的放流计划。

当我们手上有足够多的蓝吻鳑鲏后,我们找到[章]了一条环境优美的小溪,这里没有马口鱼、中[来]华沙塘鳢等大型肉食鱼的侵扰,同时分布着大[自]量的四川伪楔蚌来给蓝吻鳑鲏提供繁殖环境。[w]

最重要的是,这里很少有人知道和打扰。

放流计划光是准备就花了一年,我们整个计划[w]都是公益的,大家自己出钱自己出力,其中人[w]工繁殖和野采就消耗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

但是,对于拯救蓝吻鳑鲏这个物种来说,我们[.]觉得是值得的。

蓝吻鳑鲏放流后,野外的视频记录|阿欣

2021年春天,在蓝吻鳑鲏的繁殖季,我们[a]的计划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我们在这里放流了大概120条蓝吻鳑鲏,希[i]望蓝吻鳑鲏能在这里扎根。

在2021年秋天,我们回捕到了两条蓝吻鳑[y]鲏苗子,这其实是非常令人惊喜的,说明蓝吻[a]鳑鲏确实可以在这个沟里生存并繁殖。

到2022年春天,经过一年的种群繁殖,这[n]里已经有密密麻麻的蓝吻鳑鲏了。

经过一年繁殖后,我们回捕到的蓝吻鳑鲏鱼苗[g]|阿欣

我们非常欣慰,不光是因为努力有了回报,更[y]重要的是:我们可能保障了蓝吻鳑鲏种群的延[u]续,把一个物种从灭绝边缘拉了回来。

危机再起

“在原生鱼圈常戏称,四川是个“贫鱼区”,[.]蓝吻的出现便显得非常难得。蓝吻的出现给我[c]们带来了欣慰,带来了欢乐,却给它们带来了[o]灾难。在经历蓝吻的发现、鱼商滥捕、产地破[m]坏、种群近乎灭绝后,我们心痛惋惜之余便谋[文]生了另寻产地放流的想法。”

——蓝吻鳑鲏放流计划的提出者,冯哥

然而,有人延续希望,也有人破坏这一切。

举个例子,细鳞华鳑鲏(Sinorhode[章]us microlepis),这种体色艳丽,红[来]得像火山一样的鳑鲏,在原生鱼玩家中十分有[自]名,也曾被鱼商滥捕导致种群衰退。

据说有个鱼商因为被批评滥捕,跟原生鱼玩家[w]起了争执,为了气玩家,杀死了手头的许多细[w]鳞华鳑鲏,还把杂交的鳑鲏放到细鳞华鳑鲏原[w]产地,污染野外种群的基因。

遭受少数无耻鱼商的蹂躏后,野外的细鳞华鳑[.]鲏的种群岌岌可危。

红色的细鳞华鳑鲏|羽觞飞舞

我们也无法阻止悲剧的再次发生。

因为上次的成功放流,所以我们在2022年[a]1月于那条小沟里继续放流了彩鱊苗子。

但是没多久,就有某鱼商宣称抓到了四川分布[i]的彩鱊。我们看到他发的视频后,不禁心里一[y]颤,这个体型完全是我们放流时的体型!鱼商[a]抓的彩鱊可能就是我们放流的那一批。

好在这个鱼商之后再也没抓到过彩鱊,可能因[n]为繁殖等习性问题,彩鱊没有在这个小沟里定[g]居。

同时,那个小沟有原生的峨眉鱊,体型特殊,[y]特别细长,而那个鱼商出售的峨眉鱊也是细长[u]的体型。

最重要的一点是,那个视频里还显示了鱼商抓[.]到的大量蓝吻鳑鲏。

蓝吻鳑鲏|羽觞飞舞

为证明鱼商在偷捕放流的蓝吻鳑鲏,我们又到[c]这个小沟放流一批方氏鳑鲏(这里说明一点,[o]彩鱊和方氏鳑鲏都在该流域有分布,所以不会[m]造成物种入侵)。

结果在2023年年初,这个鱼商自爆了一个[文]视频,里边是密密麻麻的蓝吻鳑鲏,以及我们[章]刚放流的方氏鳑鲏!

事后我们再到这条水沟进行回捕,蓝吻鳑鲏的[来]数量已经没有几条,而且基本抓到的都是母鱼[自]

蓝吻鳑鲏雄性竞争打斗|阿欣

当我拿着证据去找鱼商,劝他“不要在别人放[w]保种的位置抓鱼”时,鱼商先是不承认,然后[w]说:“这是野外的个体,不是你私有的”。

然而这个鱼是别人用来放流保种,种群极度衰[w]退的濒危物种!

我们感到痛心和怨恨,但我们也无可奈何。

我们会继续

这次事件,也让我们对于原生鱼的保护有了以[.]下思考和呼吁:

第一点,我们并不是一棒子打死所有鱼商,有[a]的鱼商通过提供标本等方式增加了国内鱼类分[i]类的研究,是有一定贡献的。

但对本身种群数量稀少且分布地狭窄的物种,[y]大肆采集并从中获利。这种行为我们无论如何[a]不能接受。

白边鳑鲏Rhodeus albomarginatus|羽觞飞舞

曾经有鱼友这样和我说“凤梨酥滥采细鳞华鳑[n]鲏,但是他也卖得便宜啊,是他一个人拉低了[g]细鳞华鳑鲏的价格,让每个玩家都玩上了细鳞[y]华鳑鲏。”

这个说法乍一听确实没问题,鱼商赚到钱了,[u]玩家也玩到鱼了,看似是个双赢的局面,那么[.]是谁输了呢?遭到灭顶之灾的是野外的鳑鲏种[c]群,我希望大家都能看清这一点。

第二点,我觉得鳑鲏和鱊的人工繁殖商业化是[o]势在必行的。就算我们再怎么呼吁不购买濒危[m]的鳑鲏和鱊,我也觉得只有小部分的人会真正[文]这样做。

濒危的鳑鲏和鱊永远会有市场需求。所以,我[章]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人工繁殖,扩大这些[来]物种的种群,同时以更低的价格,与那些捕捞[自]濒危物种的商家竞争市场。我觉得这样才是原[w]生鱼市场未来的出路。

薄鳅属sp.Leptobotiasp. |羽觞飞舞

第三点,希望更多的法律明确规范原生鱼市场[w]。目前尚无任何法律明确保护蓝吻鳑鲏、细鳞[w]华鳑鲏等稀有鱊科物种。原生鱼这个新兴的圈[.]子和市场,还有太多的荒唐事。如果能出台相[a]关法律,我觉得也会对保护物种起到关键作用[i]

今年,在成都市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小组会[y]上,提出了“关于加强成都市原生鱼类保护的[a]建议”。

会议中指出,对已纳入国家、省级保护名录的[n]原生鱼,要加强执法监管,对于尚未纳入保护[g]名录的,要尽快明确保护等级。我希望会议提[y]出的这些建议,能够落实到位,真正成为原生[u]鱼保护的有力保障。

吻虾虎属sp.Rhinogobiussp[.]. |羽觞飞舞

我们会继续我们的蓝吻鳑鲏放流计划,希望通[c]过我们的努力恢复蓝吻鳑鲏的种群,让蓝吻鳑[o]鲏开枝散叶。

也希望这篇文章能给这种小巧可爱的精灵的存[m]在,留下一些印迹。

它们在溪流中自由生活千百万年,直到201[文]7年都没有被人打扰,希望它们以后也能平安[章]生活下去。

探索者

阿欣

四川农业大学的在读硕士研究生,原生鱼爱好者,从事鱼类分类和脂肪代谢的研究。2020年,他和他的团队与饲养中国本土鱼种的同好合作,将一个因环境破坏和过度捕捞濒临灭绝的中本土生鱼种蓝吻鳑鲏繁殖成功,并放流到野外,成功将这一物种从灭绝边缘拯救过来。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和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罗汉鱼入缸多久适应,入缸后怎么互动

    罗汉鱼入缸多久适应,入缸后怎么互动
    一、罗汉鱼入缸多久适应罗汉鱼入缸后具体多久才能适应,是要看它们的性格来判断的。一般来说,性格比较活泼的罗汉鱼,适应能力就比较强,入缸后3-5天就可以适应。如果是适应能力不强的罗汉鱼,需要的时间就会长一些,大约要1-2个周。另外,罗汉鱼的适应时间和饲养的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饲养的环境比较舒适,而且周围也都比较安静的话,那罗汉鱼所需要的时间也会短一些。如果环境较差或罗汉鱼入缸后受到惊吓,那它们适应的时间就会延长。罗汉鱼入缸后的2-3天先不要喂食,也不要开灯,3天以后可以少量喂...
  • 鱼身上长了一层白色的絮状物,这是什么原因?应该怎么治疗?

    鱼身上长了一层白色的絮状物,这是什么原因?应该怎么治疗?
    一、鱼身上长了一层白色的絮状物,这是什么原因?应该怎么治疗? 鱼身上有白色絮状物是鱼水霉病的主要特征,水霉病是水族生物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又被称为白毛病、肤霉病,这种疾病通常都发生在水族环境温度低于20摄氏度的时候。治疗方法:1、把水温提到30度以上。一定要保证水温提高,不要看加热棒的温度刻度,自己买一个温度计真实测量一下。2、每天给鱼缸注射青霉素(200L水打4瓶80万单位的青霉素),连打三天。青霉素很便宜,在诊所就能买到。3、加盐:要加粗盐,千万别加什么海水晶之类的东西。...
  • 孔雀鱼为什么会从鱼缸里蹦出来

    孔雀鱼为什么会从鱼缸里蹦出来
    孔雀鱼(详情介绍) 孔雀鱼原产于南美洲,原生的孔雀鱼拥有多种的色彩花样,所以也被大家称为彩虹鱼。如今已经是风靡全球的观赏鱼了。因为它美丽的外表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但是不少人在在饲养孔雀鱼的过程中,经常碰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孔雀鱼会跳缸。孔雀鱼为什么会跳缸呢?我们要对症下药,找出孔雀鱼跳缸的原因,下面就跟着波奇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1.孔雀鱼虽然性情温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强。但是对于环境的变化却十分敏感。当鱼缸中的水质环境标准发生变化的时候,就会刺激到敏感的孔雀鱼,而它做出的...
  • 泰国斗鱼是冷水鱼吗,可以冷水养吗

    泰国斗鱼是冷水鱼吗,可以冷水养吗
    不可以 泰国斗鱼原产于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的泰国,所以算是热带鱼并非是冷水鱼。它们喜欢的水温是22-24℃,能够承受的最低水温为20℃。如果水温再低,它们的生长速度会明显降低,活力会大不如前,而且抵抗力也会下降,变得容易生病。在冬季时,应注意保暖。如有必要,可以在鱼缸中安装加热棒维持水温。一、泰国斗鱼是冷水鱼吗 泰国斗鱼并不是冷水鱼,而是热带鱼,喜欢的水温是22-24℃。它们原产于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的泰国,所以它们算是热带鱼并非是冷水鱼。 二、泰国斗鱼可以冷水养吗 泰...
  • 七彩检疫 内寄 外寄 腮寄大总结

    七彩检疫 内寄 外寄 腮寄大总结
    本人是个新手,初次养彩。说实话对彩了解的也不多 ,来彩板学习了2个星期,大有收获。对七彩用药及治疗了个总结,希望可以帮到和我一样的新手。废话不多说了,直接内容。 细菌性检疫。没说内外寄检疫 1,简单检疫: 下盐我是千分之3的量,温度控制在29-30度之间。 2,老三样检疫: 检疫的药量是:100公升水,大盐千分之三;盐酸土霉素精粉(兽药店有卖)5克,如果买不到精粉就用医药店片状的土霉素药片10粒(注意去掉糖衣膜);硫酸铜火柴头大2粒。检疫的时间我最少用5天,最长7天。检疫期间...
关于本站
分享有用的养鱼知识和水族百科,网站内容较杂,建议关注我们的抖音和小红书账号“射手座爱养鱼”,获取更多精选养鱼知识。

抖音账号 小红书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