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养鱼初衷是为了欣赏与交流,快乐轻松养鱼,并从中得到无比的乐趣与了解鱼文化。
以前刚接触三湖的时候,王子,凤凰,蝴蝶,[文]卷贝混养
,图的是新鲜,结果三两天不在家没喂食,蝴[章]蝶死了发臭,卷贝尸骨无存,小鱼打残;刚开[来]始养小布,想长得快,一天喂几次饱饱的,正[自]夏水温高,到最后水质变差连累了小虎;有一[w]次小三湖开缸就放了十多条小马鲷,硝化系统[w]没形成,到头来也是死了不少;有次没注意水[w]质管理,停电一天多,结果....
图一(大混养)
这些血淋淋教训我估计很多鱼友们都多少经历[.]过的,发生了就要总结经验,要预防疾病首先[a]从水质着手,养鱼先养水,防患于未然,从我[i]经历过的死鱼发臭,分解,喂食过多,水温偏[y]高,新开缸综合症,停电反水等现象,都存在[a]着同一个严重的问题,缸中的隐形杀手-氨的[n]威胁。下面我来一一分析
氨我们是常听到的,而且知道氨有毒,到底什[g]么是我们鱼缸中涉及到的氨呢?鱼缸中,过多[y]投喂的饲料、鱼粪、死鱼、腐叶等都会导致氨[u]气的产生,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NH[.]3.H20),也就是阿莫尼亚主成份,而氨[c]水在水中又以分子氨(NH3)和离子铵(N[o]H4+)存在,他们在水中的动态平衡关系如[m]下
NH3 +H20 === NH3.H2O === NH4+ +OH-
而缸中的分子氨(NH3)是有毒的,但铵([文]NH4+)是基本无毒的。那什么影响着NH[章]3的浓度呢?是PH和温度,PH越高(反应[来]向左),氨(NH3)浓度越高,毒性越强,[自]温度越高(反应向左),氨(NH3)浓度越[w]高,毒性越强
在鱼缸中有毒氨(NH3)和铵盐(NH4+[w])总和就是我们熟悉的氨氮了,氨(NH3)[w]的含量在不同的PH与温度下的氨氮化合物中[.]所占的比例如图二
图二(NH3在不同条件下占氨氮的比例)
很多鱼友习惯用试纸或试剂检测鱼缸中的氨氮[a]含量,但得出的数值是氨和铵盐的总量,而并[i]非有毒分子氨(NH3)的含量,氨(NH3[y])所占的比例是会受缸中的PH和温度影响而[a]改变的,所以直接测试氨氮来断定水中毒素意[n]义是不大的,下面看下氨的中毒机理
鱼缸中的鱼儿会随氨浓度高低和氨暴露时间长[g]短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现象,比如鱼食欲下降[y],不爱动,无精神,沉底或浮头,吸呼急促,[u]时而窜动,甚至有充血现象
一般情况下,鱼儿血液中的氨浓度都比水中的[.]氨浓度高很多,鱼体内的氨经渗透作用会不断[c]扩散排出体外,如果水中氨的浓度高了,就会[o]严重影响鱼的排氨作用(血液排氨为主要排氨[m]方式,也会通过鳃的排氨,尿素排氨形式),[文]导致氨在血液中累积,一旦累积量越过鱼的调[章]整负荷,就会中毒
一般而言,野生三湖慈鲷对氨比较敏感,氨大[来]约在0.02ppm以内的低浓度下,鱼是安[自]全的,高于0.05ppm鱼就开始产生紧迫[w];如我萨依缸测出的氨氮0.15ppm,p[w]h8.2,温度26度,如图二,氨的含量是[w]0.0132ppm(0.15ppm*8.[.]8%)。我一直提倡,没必要纠结于这些数字[a],只要塔建有效的硝化系统,合理喂食,规律[i]换水,鱼状态就好
现在大家对氨已经很清淅了,最后谈谈氨的来源,预防和治疗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和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